close


內容簡介
炎炎夏日,總覺得老被寂寞轟炸!
沒想到,還是發生了弔詭的事讓人傷透腦筋……
在平靜的江戶下町,一棟鬼屋大宅的美麗女主人突然慘遭勒斃,頭號嫌犯竟是她從沒見過面的親生兒子。
更離奇的是,她早該死於十八年前的一場意外……
這到底是無情歲月開的大玩笑?還是來自無間地獄的冷酷報復?
天才美少年弓之助、糊塗捕快平四郎攜手出馬,就不怕有解不開的謎團!

法理無用的世界,警棍靠邊站。
有請天才美少年偵探當道!
他的腦袋瓜裡,有把能測人心的尺。
他的腳丫子上,有雙能量真相的釘鞋。
他一笑就使人甘願掏心挖肺,再笑就能魅惑全世界!
這次,他要斗膽下戰帖──誓不讓惡靈退散,不罷休!
跨越重重時代,只為獻給所有童心未泯的老靈魂。
宮部流偵探養成物語精采開講!



評價不高,慎入。


開始之前先抱怨別的事。這陣子有感photobucket那邊我沒把圖分門別類很混亂,現在分的話,圖的網址就會變,要改網址不知要改多少篇網誌才行,所以有打算使用別的網絡相簿。剛才photobucket上傳圖片連續幾次失敗,氣惱之下便去用Picasa,安裝程式後,為什麼只有掃瞄電腦圖片的選項就是沒有不掃瞄的選項?(就是有用家只喜歡加當下需要的圖片)而且為什麼不能大批刪掉我不想掃瞄卻怎樣也掃了進去的圖片?一個不小心連電腦裡的原檔也給刪掉O口O雖然Picasa 3的功能看起來很棒,但挨不過開始摸索摸了兩下,我便移除掉了那程式,可能最快解決我的問題,是在photobucket既往不理,由今天起認真做好分類。

回到正題。這套書說難看倒不至於,卻讓我失望,尤其對下冊。看到上冊中<討厭蟲>時,有種是不是看錯類型買錯書的感覺,翻回前言知道《終日》是《糊塗蟲》系列的第二本,這系列的模式是先說四則短篇故事,然後接上一個長篇,所以看完四則短篇後,我便相當期待,文案裡提到的命案終於開鑼,作者要如何將之與前面的故事連貫,變成怎樣的故事呢?然而,抱有著這樣的期望,才會讓我對這套書的評價更加低落。

有一部份是自己並不是從系列第一部開始看起。儘管上冊已知道十八年前被殺害的女人其實還在世,但被誰殺害如何存活還是一個謎,我期待作者在接著的時間,帶我走進曲折的案件迷宮裡,繞七八個彎,漸漸披露,只是原因卻在長篇開始沒多久被平四郎直接捅破。當然,我想《糊塗蟲》就是說鐵瓶雜院的事件,應該已經得出這個結論,今集自然沒必要再耍神秘

而主因是新案件的部份。太陽底下沒新鮮事,兇手作案有既定模式,於是四出翻查類似的案件,這樣的做法,克莉絲蒂的書不乏,揭盅時亦有小驚喜,但在《終日》裡,一冊加一章的篇幅裡,真真正正用來查案的,很少。我開始時以為那四則短篇和案件會有什麼關連,但有關連的部份並不多,更多的是角色後續的遭遇,說阿德姐的,說彥一的,說阿峰的,說其他人的,拉拉雜雜的可能比案件的篇幅還要多。一下子說其他人,一下子說案件,如果案件是這冊的主線,那這條線就被切割得零碎。疏通關係(?)時與打探案件關係人物口風時,得到的線索並不多,平四郎到處吃吃喝喝到我快要忘記他去拜訪的原因為何,兇手是誰的結論如同突然冒出般。

如果主線是人情那邊,只能說有沒有共鳴很重要,而不巧地我沒太大共鳴。尤其是湊屋那群人的情仇愛恨,很遺憾地,可能是沒看《糊》鋪墊的緣故,所以無法感受?亦可能是摻雜了太多其他別的,所以彼此分薄,連帶別人的份也變淡了?又可能文中溫情洋溢,反倒讓我感受不了當中的惡(咦)也可能是平四郎給我的感覺太悠閒了,雖然佐吉沒有送官究辦之虞,但要清洗他的嫌疑,不是該更著緊嗎?(這不得不提一下,江戶時代的法律這麼……寬鬆?好吧,有錢好辦事是哪國都用得著的道理)文辭也是一個因素(雖然翻譯小說言語上就是有不同程度的不親切),寫那個時代要用那個時代的言語,但今次對我而言卻成了一道透明的隔閡,特別是對話間那種互加高帽的恭維。

當然,這絕對是抱著看推理小說的期望下,翻閱此書得出的感想,包含了被文案封套騙了的失望(這是這篇感想的前提)。而文案封套也很不老實地混淆焦點,誤導了顧客/讀者。「測量人心」,或許說探討人心,才是這部書的主軸,說人情與推理並重,還不如說人情主,推理插花更貼切(所以說偵探育成,還不如說是美少年成長日記)。故此,讀此書請別抱著看推理小說的心態,不然會有種被騙的失望。平四郎我覺得不算糊塗,而弓之助沒我想像中那麼閃亮,他在<討厭蟲>的表現,似乎已超脫了聰明的範疇@@

如果說這部書最成功的一點,就是勾起了我的食欲(巴)甜糕滷菜各式和食,別拿來引誘我!這和那些美食節目一樣教人能看不能吃般討厭!(趴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a08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